
原文
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
陈昌文解读《论语》:
学习儒家思想,首先要理解, 儒家思想是要求自己,在事上琢磨,从来不是要求别人。
君主有三个东西最重要,有吃的,有军队,有信用。
前面说了,遇到危机,非要去除一个,就先去除军队,现在还有食物,以及信用。
遇到危机是先去掉信用?还是先去掉食物呢?
这是子贡进一步追问孔子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讲,一定是先失去信用的,因为只要有饭吃,管他那么多?
所以,古代也有很多人,为了食物,而不讲信用的。
天天骗老百姓,老百姓最后不相信君主了,君主就干啥,也干不好了。
周幽王烽火戏诸侯,这个人更过分,为了娱乐,把信用去掉了。所以丢了命。
失信于人是最愚蠢的行为,名声传播开了,别人不跟您玩了,不跟您做生意了。
所以,很多大人物,大的生意人,都说,信用比命还重要,因为他们知道丢失了信用,就丢失了一切。
商鞅变法,徙木立信,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建立一个我们君主是可以相信的这样一个印象。
信任是政治的本质,当然也是商业的本质,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,没有任何人愿意跟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交往。
去掉食物,也不能去掉信用。
况且,您去掉食物,也是分给了大家,大家只会更信任您。
只要大家信任您,您就可以东山再起。
没饭吃不要紧,反正大家都会死,如果没了信用,人民不可能再听您的了,您也就国破了,国破了的君主想要活命,好像不太可能,自古以来,国破了,这个君主还能活得好的,寥寥无几。
去掉食物,信用在,翻身的几率还是有的。
而去掉信用,即便是有食物,估摸着自己人都要开始造反了,不用等到敌人来了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