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​子张问:“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?”子曰:“何哉,尔所谓达者?”翻译 子张对曰:“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子曰:“是闻也,非达也。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,察颜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在邦必达,在家必达。翻译 ​​​​​

2019年12月31日 145338点热度 7人点赞 0条评论

原文
​​​   子张问:“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?”子曰:“何哉,尔所谓达者?”
    子张对曰:“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子曰:“是闻也,非达也。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,察颜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在邦必达,在家必达。夫闻也者,色取仁而行违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

陈昌文解读《论语》:

      这段讨论的是什么是闻名的人,也就是什么是名人,有名誉,有名气的人,什么是达者,达者,就是做人做事,都在义理之中的人。

    子张问孔子,说,什么样的人,才算是做人做事都在义理之中呢?

    其实子张心里有答案,但是专门去问孔子,孔子呢,就先反问子张,您所谓的达者是什么样子的?

   子张说,我觉得一个达者,是天下闻名,享誉天下,在家族里也是很有名气的。

  孔子说,您这不是达者,只是闻名,有名声而已。

   什么样的人是达者呢?

  说话直白,只讲真理,对的东西,不弄虚作假,不为了名声乱说话,不哗众取宠,只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,啥话都讲,啥事都做,这种人只是为了名声,不是达者。

   达者的每一句话,每一个行为,都在义理之中。

   达者察言观色,也不鲁莽,不让人反感,每一句话,一个行为都做的恰到好处,也就是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。

   如果一个人说话,做事,不考虑对象的接受程度,这个人也不是达者。

   达者看到别人不容易接受,就退一退,等待时机,总是考虑一下实际情况,甘为人下,不争一时之先后。

    这样的人,在天下,出去做事,是恰到好处的达者,

   在家里做人做事,也是恰到好处的达者,

  一个人做到了达,他的名声自然会不胫而走,自然会闻名天下。

   能做到达,就必定能闻,但只是做到闻,不一定能做到达。

   什么是闻呢?

   这种人,就是装,看起来好像很仁义,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名声而已,行为是另一套,内心是另一套。
   这种人装的功夫很像,以至于天下人都夸奖,家里的人也夸奖他。闻者,就是有名无实的典型。

  而达者,是把做人做事,讲话都做到位了,真正对大家有好处,真心的,也不欺骗,言行举止,行住坐卧,皆在义理之中。这样去做,他的名声自然会起来,挡都挡不住。

   
   这里有两个概念,就是做人啊,要做实至名归的达者,

   而不要做这种只有名声,没有实质,没有真本事的闻者。

  所以,说一个人是闻人,只是说他有名声而已。

  说一个人是达者,就是说这个人是真正有实质,有能力,有真本事的人,一个人有了真本事,这名声自然是挡都挡不住。

 
   所以,我们每个人的追求,当然是做到真正的有真本事,而不是只会下表面功夫。

    那么如何做一个达者?就是刻苦努力,每一个步骤功夫都下到位,谦虚谨慎,积极奋斗,不耍任何花招,这个人自然会变成达者。

    当今社会,就有一个企业家,就是先有了实力,然后慢慢享誉天下的,您们也知道这个人是谁,我就不在这里说他名字了。

   当然,也有其他一些人,只为了名声,最后什么也没干出来的,甚至欠债在还钱的闻者,您们也知道是谁,我也不说他们的名字。
  
​​​​​

陈昌文解读古文

跟陈昌文学习,业务微信:ccn120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