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​子路有闻,未之能行,唯恐有闻。翻译 ​​​​​

2018年8月19日 5975点热度 6人点赞 0条评论

原文
​​​子路有闻,未之能行,唯恐有闻。

陈昌文解读《论语》:​

子路听到有用的道理,还没做呢,还没来得及实践,就怕听到其他道理,因为其他道理,也是要来实践的,上一个道理没有实践完毕,就不敢听到下一个道理。​

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观念。​

就是学习,是用来实践的,不是嘴上争斗,不是我懂了一个道理。​

比如,您知道一个赚钱的方法,赶快去实践,而不是争论,探讨,讲说。​

大部分人,只喜欢嘴上讲说,而且一定要争斗赢,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。

只有行动,才是学习的本质,才是道理的本质。

高手,听到一个道理,就是勤而行之。  愚蠢的人听到一个道理,并不执行,又开始问还有没有其他道理,又听到一个新的道理,又不执行,又去问还有没有其他道理。

一辈子都在追逐着道理, 而一条也没有实践好。

其实,人一辈子,能听一言,听到一句好话,终身执行好,就非常了不起了。

人一辈子,做好一件小事,把一个道理搞透彻,就能安身立命。

但是,大部分人都不是这样,大部分人都在不断的追求新奇的东西。

学习的本质,不是去学您不知道的东西。

所谓:“温故而知新。”

学习的本质,是把已经有的,已经知道的玩到极致,实践到极致。
这个时候,您自然会体会到一些新东西。

大家还有一个毛病,希望说别人不行。不管跟谁学,看到谁,都说别人不行。

其实,别人行不行,跟自己没啥关系。

自己听到这个道理,能不能干,能不能干好,能不能干一辈子,才是关键点。

理解透彻了这个东西,您无论是做事业,还是健身,都会是一等好手。

我经常碰见一些人,您给他讲一个道理,他非常不服气,马上就来批判您。
他好像非要在智力上,或者口舌上,让您服软。
碰到这样的人,我重是摇摇头,感觉无可奈何,甚至感觉很心里悲哀。

学习是事上琢磨,事上实践,哪里是去批评老师不对?哪里是去发表观点,表明自己聪明?

对于现实社会来讲,俗气一点的说法就是,赶快去实践一下,看能不能赚到钱。

有了这种思维模式,您才能获得学习的好处。否则,徒事讲说,成天吹牛,争斗,到头来,一无所有。

​​​​​

陈昌文解读古文

跟陈昌文学习,业务微信:ccn120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