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子夏问曰:“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’何谓也?”
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 曰:“礼后乎?” 子曰:“起予者商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。”
陈昌文解读《论语》:
子夏说,一个女人笑的很巧,很倩, 眼睛又漂亮,好像看着你,又好像没看着你,这真是美极了。
后面这句话:素以为绚兮,说,这些表面动作啊,只是美女天生丽质的衬托。
子夏就是不懂这句话。
孔子就讲了。绘事后素。什么意思呢?
就是我们画画,实际上要考虑的是画布的材质,颜色,如果画布材质,颜色不好。你想把画画好,是很难的,或者说基本不可能的。
什么意思呢? 就是这个美女,如果她不是天生丽质,不是本来身高,三围,脸蛋都好看。
就算你后来打扮,无论如何打扮,也很难很漂亮的。
子夏就说:那么,一个人是不是讲礼仪,只是表面上做得好,也不行吧,要看这个人的内心吧。
比如,你说你孝敬父母,虽然有孝敬父母的行为,但是心理嘀咕着,不愿意孝敬父母,这就是不孝。
也就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主要是看一个人的心里,是不是有尊敬别人的意思。
孔子说:对的,就是这个理解,你能由读《诗》,想到礼的修养,想到做人的修养,就是能举一反三了。
你启发了我,我可以跟你谈论《诗》了。
这一段,主要讲了。我们要看到事物的本质,尊敬,不仅仅是表面说好话,动作好看,而是要看这个人的内心世界。
比如,古代有些奸臣,礼仪这个表面动作,就做得特别好。
但内心在骂娘,这种人,就是不懂礼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