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冉有曰:“夫子为卫君乎?” 子贡曰:“诺,吾将问之。” 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 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翻译 ​​​​​

2018年10月18日 282183点热度 6人点赞 0条评论

原文
​​冉有曰:“夫子为卫君乎?”
子贡曰:“诺,吾将问之。”
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
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

陈昌文解读《论语》:
冉有问子贡,说,我们老师支持卫国的君王吗?
​子贡说,我去问一下老师。
进去,找到了老师,问,伯夷,叔齐这两个人怎么样啊?
孔子说,他们是古代的贤者啊,
子贡问,那么,他们怨恨吗?
孔子说,他们追求仁,也得到了仁,又什么好怨恨的呢?
子贡出来,对冉有说,我们老师不支持卫国君王。

这一段话,体现了子贡高明的外交艺术,问话艺术,情商,智力,所以子贡是孔子门下成就比较大的学生,不是靠运气的。
​​这个地方的卫君,是卫出公,他爹在外流亡,也想回来当国君。
所以,冉有就想问老师,到底支持谁。
这是一个政治问题,非常敏感,非常严重,说错了,可能就要惹麻烦。麻烦还很大,甚至要掉脑袋。
当事,孔子与孔子的门人都在卫国。

子贡,就说,我去问一下。

子贡见老师,并没有直接问:老师,您到底支持卫出公,还是卫出公他爹来当君王?

这样问,就会把孔子逼迫到绝境,让孔子被迫战队,是给老师招惹麻烦。

所以,高明的人,都是旁敲侧击,通过其他的一些语言艺术,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于是,子贡就问,老师,您怎么看伯夷,叔齐这两个人?

为什么提伯夷,叔齐? 因为这两个人,是大家让他们当国君,他们推辞不当。
为什么推辞不当?  他们的爹,想喜欢老三叔齐,想传位给叔齐,叔齐就跑了,为什么跑了?因为他觉得,伯夷是太子,是大哥,应该是大哥当国君。
伯夷呢,觉得,爹是喜欢老三叔齐,应该传给叔齐。
与是也跑了。两个人一起跑了。  最后国君只能传给老二。

伯夷叔齐跑到周国,碰到周武王出兵伐纣。伯夷叔齐认为,这是臣子造反,是不合道义的。
于是去劝周武王不要伐纣。
当然劝不了。
后来周武王成功了,天下是周朝的了。

这两兄弟就发誓不吃周栗。在首阳山,采薇吃,吃不饱,就饿死了。

子贡就拿两个人的事迹来问孔子,孔子说,这两个人是古代的贤人。
这个答案,显然用处不怎么大,不能够进一步窥视孔子的心境,到底是赞同还是不赞同?

也或许是子贡想更近一步的获得更准确的答案。
于是追问了一句:“怨乎?”

他们两兄弟,因为坚持仁德,融入不了社会,饿死了,有怨恨吗?
孔子说:

这两个人是求仁得仁,每一个步骤都是对的,
坚持道德标准。也践行了道德标准。又有什么好怨恨的呢?

孔子是一个一直以来,都在推崇禅让制度的人。而不是一个要争君王位置的人。
孔子从对伯夷,叔齐的问话中,就知道了。
孔子还是支持让出国君之位。

所以,子贡出来,对着冉有说,我们老师不支持卫出公。

这段对话,是典型的高明的外交辞令。看似什么也没说,说的都是无关的,恰好都是相关的。
而且,答案是非常明显的。

曹操立谁为世子?问贾诩,您说,我立谁好?
贾诩沉默,不说话。
曹操就问,您为什么不说话呢?
贾诩就说,我在想袁绍,刘表父子啊。

曹操大笑。就立长子曹丕为世子了。

为什么呢?因为袁绍,刘表,都是废长立幼,最后自己内部陷入派系斗争,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。
贾诩啥也不说,就是提两个人名,他们的事迹曹操去想,
曹操也是聪明人,一听就明白了。当然哈哈大笑。

高明的人,聪明的人都是如此。
贾诩看似什么都没说,避免了自己陷入招惹麻烦,但是呢,其实什么都又说了。
贾诩与子贡,在这件事上,水平差不多。

这种高手过招,在中国历史长河里,还是非常多的。
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,有兴趣的去看看伍子胥的各种故事,也是机锋无限,读来令人拍案叫绝。

当然,高手说话,也只能高手听。

水平不够的人,接不了招,听不懂。您也白说。

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,才好玩。

讲这些技巧,听起来当然非常开心啦。
但是还是要回归儒家思想的本质。还是追仁,而不会为了利益动摇自己追求仁的初心。
不是说卫出公是国君,我们就必须支持,我们最终追求的,还是基本的道,仁德。

​​​​​

陈昌文解读古文

跟陈昌文学习,业务微信:ccn120

文章评论